24小时咨询热线 07346791033
资讯内容

婆婆陵园搭帐篷 向亡夫一诉衷肠

发布日期:2016-02-03
  初冬寒夜,武汉市黄陂区长乐园陵园笼罩在一片阴冷和漆黑中。一位婆婆坐在单薄的帐篷里,对着丈夫的墓地喃喃低语,诉说着思念和歉疚。这一天,是两人复婚10周年纪念日。随着婆婆缓缓的倾诉,一段让人唏嘘的伉俪深情,渐渐浮现。 寒夜陵园惊现帐篷 婆婆欲陪老伴聊天 前晚7时许,黄陂木兰山脚下的长乐园陵园萧瑟阴冷,一片寂静。但是,工作人员张师傅在进行例行巡查时,惊讶地发现一块墓地旁搭着一顶小帐篷,一位太婆坐在帐篷里,嘴里喃喃自语着。 张师傅上前询问。婆婆说,她要和丈夫好好说说话,请不要打扰。

  张师傅连忙向上级报告。陵园经理徐浩带人赶到,对眼前的一幕也不免感到心惊。婆婆说,她准备整夜陪伴长眠于此的丈夫。 因天气寒冷,且预报当晚有雨,大家既为婆婆的举动所感动,又担心她年龄太大吃不消,极力劝她到员工宿舍休息。但婆婆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之中,不愿听从众人的苦劝。 无奈之下,陵园工作人员只好为婆婆送去棉被、开水等,并派人陪在她的身边。 当晚10时许,徐浩拨通楚天都市报新闻热线,希望记者到场帮忙劝劝婆婆。 性格不合冲动离婚 天南地北劳燕分飞 前晚11时20分许,楚天都市报记者赶到长乐园陵园。当时婆婆已拗不住陵园工作人员的坚持,准备到严女士腾出的宿舍中休息。她身穿黑色外套,戴着蓝色围巾,精神状态尚好。

  “我到这里也睡不着,只想陪在他身边聊聊天,你们不用管我,我会没事的。”婆婆对身边的多名工作人员说。 记者提出联系婆婆的家人,被她坚决拒绝。 在宿舍,记者细细劝说,婆婆的情绪慢慢平复,打开了尘封的记忆。 婆婆姓任,69岁,目前住在汉口某小区。1岁多时,她的父亲去了台湾,从此断绝音信,她跟随母亲在武汉生活。1965年,19岁的她到新疆石河子支边。1970年,经朋友介绍,她与在同一家工厂上班的上海支边青年金先生相恋、结婚。2年后,儿子降生。 1980年,两人因性格不合分手。“他的书生气比较重,木讷内向,不会哄人,又忙于工作,很少顾家;而我性格直来直去,比较冲动,一气之下就提出了离婚。”任婆婆长叹一口气说。

  此后多年,她和金先生仍在同一家工厂上班,但都没有再婚。因为有儿子作为纽带,他们在生活上仍然相互照顾。 1991年,任婆婆的儿子到武汉上大学,她也选择内退回到武汉打工,而金先生则一直留在新疆。 前夫重病毅然复婚 幸福短暂留下遗憾 2000年,任婆婆正在北京打工。10月的一天,儿子找到她,一见面就抱着她痛哭起来。 原来,金先生患上肾衰竭,已经住院治疗了一段时间,花光了所有积蓄。“如果你不管他,我也不会怪你,毕竟你们离婚这么多年了。但我一定要尽力救他,因为他是我的爸爸。”儿子对她说。“作为母亲,我怎么能拒绝儿子这样的要求呢?”任婆婆立即答应儿子,把金先生接到身边照顾,自己一边打工挣钱,一边带他到北京、武汉等地治疗。为此,她除了花光自己多年攒下的辛苦钱,还向朋友借了不少钱。 虽然生活拮据、四处颠簸,但任婆婆说,那段时间是她一家最开心的日子,金先生的病情也稳定下来。

  没想到,幸福的时间总是短暂。2003年,金先生又患上了肝腹水和肝硬化。任婆婆清晰地记得,2005年11月9日,正在治疗中的金先生不安地对她说:“我这辈子欠你太多,心里很难受,不知道怎么弥补你……” 两天后,在金先生的请求下,他们复了婚。“我看得出来,那段时间他很开心……”说到这里,任婆婆已是泪眼婆娑。 2006年3月,金先生去世。2008年,任婆婆将他的骨灰安葬在长乐园陵园。 打工还债告慰丈夫 倾诉衷肠解开心结“他走的时候是有心事的,因为当时我们母子俩连立足之地都没有,还欠了几万元的债。为了给他治病,儿子到34岁都没有结婚。”任婆婆回忆。 从2006年至今,任婆婆不顾高龄,一直辛苦打工攒钱还债,经常同时打两份工,还要操心儿子的婚姻大事。

  目前,她仍然在武昌余家头的一家家具城打工。 经过她和儿子近10年的努力,母子俩不仅还清了债务,还有了安身之所。更让任婆婆高兴的是,儿子终于在两年前结了婚。 丈夫走后这些年,任婆婆一直心存歉疚:“其实他是一个老实本分的男人,只是不会哄女人。都怪我年轻时太任性太冲动,如果没有离婚,他也许就不会得病,我们全家的生活也会完全不一样。” 今年11月11日,是任婆婆和金先生复婚10周年的日子。

  几个月前,她的心里就浮现一个念头:要在这一天好好陪陪他,说说这些年藏在心里的话。 为此,她早早购买了帐篷,准备了药品、饼干。前晚,她独自来到丈夫墓前,乘着没人注意搭好帐篷,于是出现了上文中的一幕。 昨日凌晨,在记者和陵园工作人员的劝说下,任婆婆在员工宿舍休息了几个小时。 清晨7时许,她早早起床,在陵园工作人员的陪同下来到丈夫墓前献花,并洒下一杯白酒祭奠丈夫。“我已经把所有债务都还清了,也有了安身的地方,儿子也结了婚,希望你在地下安心,不要牵挂我们,以后我和孩子一定会常来看你。”霏霏细雨中,任婆婆喃喃祷祝,最后对着丈夫的墓地弯腰拜了三拜。 那一刻,仿佛所有的心结都已解开。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