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4小时咨询热线 07346791033
资讯内容

七旬老人7年义务看护烈士陵园

发布日期:2016-02-03
  人生七十古来稀。到了七十岁的年纪,多数人会选择悠闲养老,安度晚年。但吕立桂却在69岁那年为自己选择了另一种人生。 家住睢宁古邳镇吕集村学校组的吕立桂,从外表看来,不过是一位朴素、老实、沉默寡言的农村老人。

  2008年10月,吕集烈士陵园需要一位义务看护人,没人愿意做这个苦差,时年69岁的吕立桂却突然站了出来:“我来干吧!” “当时真的很吃惊。因为烈士陵园长期无人看管,杂草丛生,年轻人看一眼就跑开了,觉得太累,他一个快70岁的老人却主动承担下来,我当时就觉得很佩服他。”吕集村书记吕立洲说。 主动请缨的第二天,吕立桂就拉着板车和打扫工具去了烈士陵园。7年多来,他每天默默坚守在烈士陵园里,与烈士为友,与风霜为伴,不讲待遇,不惧流言,认真履行着看护人的责任。

  为了方便看守陵园,吕立桂夫妻俩舍小家为大家,从自己家里搬到了陵园住,吃住都在陵园里。起初,老人不住在陵园,每天都拉着板车及卫生工具来回于家和陵园之间,由于年老体弱,体力跟不上,就和老伴商量搬到陵园去住,但老伴断然回绝:“我不能去,儿媳妇瘫痪在床,吃喝拉撒睡都在床上,谁来照顾?”说着,老伴流下了心酸的泪水。吕立桂沉思着回到陵园,点燃一支烟,回想起家里的不幸——本来家庭就不富裕,儿子、儿媳都在附近的建筑队做泥瓦匠。

  不幸的是,儿媳有一次从脚手架上掉下来,住院一年多,花费近30万元,施工队无力赔偿,吕立桂只好东拼西凑到处借钱给儿媳治病,现在家里仍然是债台高筑。 但这并没有让吕立桂灰心。他想到烈士陵园里躺着的82名无名烈士,其中最年轻的只有16岁,有的是结婚第二天就牺牲在战场了,是他们用生命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,是他们用鲜血带给我们今天的安宁和祥和……想到这里,他又回去找老伴说了他的想法,最终老伴还是答应和他一起他搬到了陵园里,一边打扫陵园,一边照顾瘫痪的儿媳。 每天早上,吕立桂都会把陵园里外打扫得干干净净,特别是2014年清明节前后,古邳、姚集、庆安等乡镇散葬烈士搬迁到吕集烈士陵园后,吕立桂更是一心一意扑在看护陵园上,每天把烈士墓碑擦洗得干干净净,烈士后人感激不已。
TOP